2002年10月27日於國父紀念館作為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的開幕節目。
本表演由工研院光電所製作、本所規劃設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孔和平教授負責編舞,由舞蹈系學生參與演出;
音樂系錢南章教授負責編曲、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參與演奏;本所許素朱教授負責數位舞台整體規劃,由科藝所學生負責
互動式控制與動畫影像設計;工研院光電所負責3D動畫動作擷取與影像合成相關技術。整個表演呈現方式,乃運用感應
器、動作捕捉、動畫和多媒體與舞者作虛實之互動演出,由演出者的動作及感應器來控制舞台影像效果。

日新月異的新媒體不斷形成我們新的認知世界,而媒體科技之蓬勃發展甚至影響或改變了人類的行為。電腦網路的
迅速成長、電腦科技的進步、資料數位化儲存與處理的觀念應用、媒體技術的發達等等,均已使得人類不管在學術研究
、藝術創作、展演活動、休閒生活等習慣莫不因此而改變。我國已被國際認定為一「先進經濟體」,在科技上的成就近
年來尤其受到肯定。但我國之所以尚未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其重要的原因乃在呼應科技所需的人文省思與適切配合的
藝術環境的建構極為貧乏。而科技與人文藝術的結合發展正是彌補這貧乏的一個重要方向。只有透過「文化立國」的理
念,才能建設一個新的「人文台灣」,也才可能讓台灣成為一個全民所追尋的新桃花源,做為深植台灣競爭力的基礎。
文化與生活的重建不只是為了厚植台灣知識經濟的基礎,事實上它也是台灣政治民主化和經濟發展的目的所在。文化文
明與經濟發展應該相互為用,缺一不可。因此,我們設計「躍動─藝術與科技」結合科技與舞蹈人文藝術,作一實驗性
的演出。該演出曾於2002年10月27日於國父紀念館作為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的開幕節目,為「人文台灣」的目標
跨出一步。

在「躍動─藝術與科技」的節目演出中,舞蹈動作乃取自中國功夫之精神--英雄氣慨、有志一同。真實舞
台上三個巨型螢幕投射動態數位影像,營造真人與虛擬影像互動的趣味。以科技捕捉真實舞者的動作與位置,投射於虛
擬舞者,兩者透過抽象與具象交錯、節奏相呼應的方式互動演出,藉著數位影像的融入,舞蹈中數位眼睛影像象徵著開
拓21世紀台灣前瞻經濟之展望;舞者的躍動象徵著經濟發展的活力;凝聚融合之旋動象徵著全國團結向上為經濟打拼的
決心,而整個舞蹈與科技的結合更象徵著新科技時代的人文省思。本表演由工研院光電所製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
藝術研究所規劃設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孔和平教授負責編舞,由舞蹈系學生參與演出;音樂系錢南章教授負責
編曲、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參與演奏;科技藝術研究所許素朱教授負責數位舞台整體規劃,由科藝所學生負責互動式控制
與動畫影像設計;工研院光電所負責3D動畫動作擷取與影像合成相關技術。整個表演呈現方式,乃運用感應器、動作捕
捉、動畫和多媒體與舞者作虛實之互動演出,由演出者的動作及感應器來控制舞台影像效果。
我們期望藉數位科技與藝術的實驗演出能促進藝術家與科學家的結合,並期望藉此次的演出能激發藝術界
產生更豐富精彩的創意及作品,發展出多元化的藝術新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