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擬仿
Mirror Image and Simulation

研究生:陳育民
指導教授:許素朱(小牛)

關鍵詞: 鏡像、擬像、主體、再現、互動式多媒體、追蹤式攝影機、科技藝術、數位藝術

Keywords: The mirror image, draws up the picture, the main body, the reappearance, the interaction type multimedia, the tracing type camera, digital art, technology art

【中文摘要】   〈鏡像擬仿 (II)〉A 〈鏡像擬仿 (II)〉B

存在主義學者一直致力於描述人存在的情境,透過不同時問與空問的轉換之下存在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為何?以及關於人外在和內在之問因為種種條件的轉換造成連續不斷的複雜情況和糾葛,矛盾錯亂的狀態,由於這樣的狀態而造成的本體不安和完整感的喪失。存在主義透過這樣的檢視來探討「存在」的議題,而本論文主要探討的重點也是從這裡出發。人透過鏡子來確認自己的形貌、情緒的反映和自身的存在狀態,而鏡像也映照出一種全然的熟悉卻又非全然真實的景象(鏡子的影像是左右顛倒的)一透過分裂與複製而產生的鏡像與主體之間的差異關係。另一方面本論文也將鏡像解釋的範疇延伸至照相機和攝影機成像媒體,去思考透過媒體的複製所產生的影像與主體之問的主從關係,複製的影像本身是否有可能取代主體成為另一種新的主體?已形成一種全新的現實,透過影像的拼貼與重組發展出另一種異想的景況「熟悉的陌生感」與「陌生的熟悉感」。以及經由大量複製的過程之後,主體原本存在的意義是否已被複製影像所削弱和扭曲?本論文透過作品的創作過程去詮釋與探討這些問題並透過不斷追問和回朔的過程中,從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物體系》[1]著作和拉岡(Jacques Lacan)的「鏡像階段」[2]論述中找尋線索,企圖去整理出一個明確而清楚的脈絡和輪廓。

哲學家保羅田力克(Paul Tillich),曾言:「存在的表面結構已被破壞了,構成日常經驗的範疇已經喪失能力,本質的範疇已經失去,固定的物體如繩索般被絞曲,事物的因果關係被忽略,事物變成完全的偶然,短暫的連續已不再重要,一件事是發生於另一件事之前或之後都已不再重要,空問的向度被歸入或溶化於可怕的無限之中,生命的有機結構被肢解成個別的片段,並任意的重新組合,真實性已喪失取而代之的形式與本質背離的狀態。」這個論述很清楚點明了數位影像一個很重要的跳躍性的,非線性連續的因果特質,伴隨軟體功能的強大,影像可以輕易的合成、拼貼、挪用、竄改和組合,因而造成往往不容易去回朔影像最初原來的狀態,一個源初的事實指向線索的喪失,往往造成形式與本質背離的狀態,而這樣的背離狀態,所導致影像符號予人的疏離感和不信任感及連續性意義的碎片化,事實往往也隱含在身影背後,對影像主體的認同也隨之變得混亂,影像的它者取代了源初的主體,存在的真實性與虛擬性逐漸模糊也無從分辨,清楚的指涉意義已經喪失。同樣的本論文所探討的作品「鏡像擬仿(I):與「鏡像擬仿(II)」乃著重在研究鏡像與擬像之間的擬仿關係,以及探討透過數位媒體作為再現的介面產生出的影像和主體外在和內在的差異性關係,還有主體、鏡像、數位影像這三者之問的互相依存關係,以及詮釋這三者個別的意義,甚至三者存在層次上的辨證關係。

「鏡像擬仿(I)」以互動式多媒體為主要表現形式,在開頭動畫中,圍繞在鏡子四周各有許多個以不同速度和旋轉方向的鏡子,鏡子的影像有著各種不同的情緒,這隱喻著透過一個反射的鏡子再現過程,可以看到人潛意識中所潛藏的不同面向。作者在此作品中設計了許多不同的場景,觀者可以用自己的詮釋角度在每一個互動模式與情境當中去感受作者想要去傳達的意念,並且從中得到許多不同面向的情緒感受。

「鏡像擬仿(II)」裝置作品中,運用了自動感應追蹤攝影的技術,成為此件作品主要的互動方式,當觀者進入到裝置空間當中後,攝影機透過自動追蹤程式運作,開始捕捉觀者的動態影像,並且同時把捕捉到的影像訊息傳輸到投影機中,因此當觀者看到桌上鏡子反射出自己的影像時,一旁的攝影機也會把觀者的影像投影至牆上,因此鏡像與投影影像會造成彼此交疊的狀態,造成一種虛實交錯的感覺。透過攝影機的設置,作品也暗示著人被窺視隱私,在一種被動的情況中,強迫接受自我隱私的公開化過程,人與科技之問產生一種希望透過科技的工具達到生活上的便利性,造成一種依賴的關係,另一方面科技的便利也逐漸讓人在生活之中造成被侵擾和不安的感受,如隱藏攝影機的偷拍和網路駭客侵入電腦偷取個人資料等等狀況層出不窮的發生,讓人開始去省思科技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